85式太极拳教学练太极对人体循环的作用
85式太极拳教学 练太极对人体循环的作用
太极拳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多的好处,长时间练习太极拳不但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对我们的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都有很好的改进作用。下面就结合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太极拳视频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很多研究表明,长时间练习太极拳能够改良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对这两个方面是由很大的帮助的。
由于中枢神经活动得到良好的调剂,运动进程中,全身各部分肌肉、关节的松柔、规则运动,和均匀、细长、缓慢而有节律的呼吸加强了横膈运动和其他呼吸肌运动强度,使静脉血回流和向右心室充盈得到恒定的静脉压力,加强了外周血循环和淋巴循环。
心肺功能是相互影响的。倘若心脏有某一器质性病理改变,心功能低下,每次心搏输出量减少,就会使体循环和肺循环改变,气体交换遭到障碍,全身供氧不足。
全身供养不足就家中心脏的负担以及脉搏的速度,导致缺氧的现象产生,从而出现心悸、气促等不良反应。
太极拳运动在心静的意念引导下进行细缓深长的节律性呼吸锻炼,在不增加心脏额外负担的情况下,使肺通气增加j肺功能得到加强,气体交换充分进行,肺组织亦必定向强健方面转化。
有关单位曾对练拳老人进行检测,练拳组男女平均肺活量为2 942毫升,最大通气量为79.04升/分,分别比没练拳组多157毫升和14.78升/分。练拳组中有1 1人曾得肺结核病,经太极拳锻炼后有9人康复,其余2人明显好转。得了慢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的13人中,有10人症状明显改良和好转。
通过检查,观察到有92010练拳老人经运动后3分钟内脉搏和血压恢?B4正常,而没练拳组则只有22.4%。这些都是通过练太极拳,身体素质由量变引发质变的明显例证。
只要是体育运动就能够引发血流动力学和血液类脂质成份和血气的改进,太极拳的动作主要是下肢交替,虚实结合,加强了下腔静脉血液回心循环。
如美国著名心脏病学权威保罗杜特莱怀特博士说: 对血液循环,从而也是对心脏能起很重要的助力作用的是四肢的肌肉,特别是腿部肌肉的泵力作用。因此练太极拳的人心血管系统也得到必然的锻炼,血脉流畅,各组织的瘀阻情况将得到改良。
瘀阻常常是各系统疾病的一种成因。近代中医学(清代名医王清任的《医林改错》问世以来)特别重视血瘀方面的病理和临床实践研究。太极拳运动由于它要求深长细缓的气沉丹田的呼吸运动,加上运动进程全身肌肉遭到交替紧张与松弛的有规律的运动,使得整体的血液循环乃至微循环得到改良。
太极拳运动理论中认为的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 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 气滞则血瘀,从中医的生理学观点看,笔者认为太极拳是一种极好的非药物的活血祛瘀法。
北京运动医学研究所在有关研究的心电图检查中,发现打太极拳组老人心电图异常的仅为28%,而对比组则是41.3%。 广州市有位小学教师梁某,高血压( 24.3 kPa/13.3 kPa)、高胆固醇(7.26 mmol/L),而且左心室心肌劳损、肢体肿胀.并有慢性支气管炎,双脚跟骨骨刺等病。
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不显,一年多来,常常全休、半休。练太极拳半年后,血压明显着落,保持在17.3 kPa/12 kPa左右,胆固醇降至5.7 mmol/L,肢体肿胀消失,慢性支气管炎好转。以往上3层楼要歇息3次,练拳后可以一口气直上3楼,全日上班。
又如20世纪70年代原华南工学院建筑系退休老教授黄适先生患冠心病10多年,曾多次人医院急救,心肌劳损,腹胀,面目浮肿,脚软乏力,不能下蹲,怕上楼、登高。练太极拳3个月后,明显好转,血压由21.3 kPa/13.3 kPa下降至20.8~21.3 kPa/10.7~12 kPa,体重由62公斤降至55公斤,腹围减少了67厘米,走路轻盈多了,不怕下蹲和登高。
练拳1年以后,面色红润,步履轻盈,到西樵山风景区旅游时,连续2天上山、下山活动,如常人一般。后移居香港。
由于打太极拳可以得到舒张血管、疏通血脉、改良血循环与脂质代谢等活血祛瘀效果。笔者认为打太极拳是对冠心病标本兼治,有特殊效果的医疗手段,特别呼吁医学界同仁,应予重视和深入研究。
延伸阅读:
太极拳24式教学 练习太极拳的六大好处
吴阿敏32式太极拳 初学太极如何保护膝关节
太极拳教学视频 杨氏太极拳38式视频
杨氏太极拳 85式演练视频
太极拳32式教学视频 从医学角度看太极
42式太极拳 分解教学视频
造血干细胞手术需要多少钱干细胞移植医院全国排名前十龙根生干细胞注射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费用上一篇:小心这十种病避免胎儿异常
下一篇:车厘子和樱桃的区别车厘子与樱桃有甚么区别